大唐咸通十四年,公元873年。 大唐第十七任皇帝懿宗驾崩,夕阳中的帝国迎来了十二岁的十八任新皇僖宗李儇。 此时,距离私盐贩子王仙芝率十票帅起兵反唐只有几个月的时间,还有一个爱咏菊的私盐贩子黄巢也早已经对大唐心怀怨恨。 此时,晋王李克用还只是边疆小军官,十三太保也还未扬名天下。后梁的流氓老扒灰皇帝朱温在地主家喂猪,蜀王王建在杀驴。南唐的徐温在贩私盐,吴越王钱镠是盐贩打手,楚王马殷在做木匠,赖子南平王高季兴在商人家当小家僮。开闽三王的王审知三兄弟还是县衙小吏,岐王李茂贞是成德军中一小卒,吴王杨行密在庐州落草为匪。 此时,日后欺侮汉人数百年的契丹人还在草原游牧,日后割据西南的大理也还没有建立,将来雄霸西北的西夏党项人更还在为李唐皇朝卖命。 就在此时,李璟一不小心闯入了这个余晖中的大唐帝国。
开始阅读历史本身很精彩,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。 ——当年明月 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主要讲述的是从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起,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时间内,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。以史料为基础,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,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,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,尤其对官场政治、战争、帝王心术着墨最多,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、人伦道德的演义。 当年明月的这本书,他自己说应该叫《明札记》,从形式上说是有道理的,但是却不能体现这本书的长处和好处来,所以还是应该叫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。本书语言风趣,情节生动,作者采用了流行文学的手法,如幽默、推理、悬疑等,关注人物命运,介入个人情感。 虽然一样是说史,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,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,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,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。在他笔下,人物不再是一些刻板的名字和符号,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,叫人读来欲罢不能。
开始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