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时代叙事 奔腾年代——向南向北

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0936章 天空之城

奔腾年代——向南向北 眉师娘 5407 2025-10-15 09:03:57

“雅克什么时候走?”刘立杆问老谭。

“明天下午三点多钟,从上海飞多伦多的飞机。”老谭说。

“去和他说说,我们需要他再留一段时间,这个项目,如果要做,就必须要有他参与。”刘立杆说。

谭淑珍也说:“对,从选址就需要听他的意见。”

张晨看着地图说:“如果是要建居住小镇,我的建议是这里,或者这里。”

谭淑珍看看,张晨指的是良渚和仁和,谭淑珍问为什么?

“这两个地方,不仅有山,还有河,可以引河入城,形成景观湖,一山一河一湖,这样才方便造景,而且杭城以后要发展,肯定是往西北发展,这两个地方,现在看起来远,但以后未必。”张晨说。

刘立杆看了看规划图,和他们说:“这里以后会有高速通过。”

张晨叫道:“那就更没有问题了。”

刘立杆想了一下,他说,而且,这两个地方属于余杭,对余杭来说,它们比乔司还不如,都属于很偏远的乡下,这地方的地价一定很便宜。

“这样,杆子你先去了解一下这两块地方的情况,然后,我们再听听雅克的意见。”谭淑珍说,刘立杆点点头说好。

老谭站了起来,他说,那我去和雅克说。

张晨想起来了,笑道:“大哥,我看你和那个老外,两个人不通过翻译,都可以交流,你们是怎么做到的?”

张晨一说,刘立杆和谭淑珍也想起来了,好像还真是如此,他们都好奇地看着老谭。

老谭大笑,他用手比划了几下,问:“明白了吗?”

张晨、刘立杆和谭淑珍都不明白,摇了摇头,刘立杆问:“你们是像聋哑人那样,用手语?”

“旗语。”老谭说,“雅克在加拿大皇家海军当过兵,我们用旗语,再加上其他的手势,工地的事,也就那么一些,时间长了,哑巴都明白。”

张晨他们恍然大悟。

第二天一早,范建国带着雅克,去那附近转,刘立杆通过关系,去了解那两块地方的情景,中午的时候,刘立杆回来了,他有些沮丧地谭淑珍说,良渚那块,好像不行了,有人捷足先登又写了“美术爱好者”五个字,然后把纸给了刘立杆。

刘立杆拿着纸,傻掉了。

“好了?”刘立杆问。

“好了。”

“没有其他要求了?”

“没有了,就招两个看遗址博物馆。”刘立杆说。

“八点多平方公里,那就是一万两千多亩了,哪家公司这么有实力?”谭淑珍问。

“也不是什么大公司,不过老板是从省委办公厅辞职下海的,杭城现在的老大,原来不是办公厅主任吗,他们是老熟人,余杭那边,负责良渚遗址开发的副市长,和这老板是老同事,据说这块地,拿到很便宜。”

谭淑珍看着地图说:“那对我们来说,也可能不是坏事,一是这样一来,那一个区域的地,已经有一个参考价了,二是如果这么大的两个项目,同时落户在那里,那只角上的人气,很快就可以炒起来。”

刘立杆点了点头。

下午雅克回来的时候,张晨和老谭也过来了,刘立杆把良渚那块地的情景和他们说了,张晨和老谭两个人都深感遗憾,觉得错过了良渚文化这个点,实在是可惜。

雅克和他们的意见不一样,他看中的反倒是仁和的那片地。

张晨笑道:“这老外大概是纯粹从地形本身来说,什么良渚文化,对他来说一点感觉也没有,不过,这样也不错,就当一个纯粹的居住小镇去通盘考虑,也有好处,至少在建筑上,可以形态各异,不用考虑对遗址的影响。”

雅克的想法,还真被张晨猜中了,他认为良渚那边的山太小,很难做文章,而仁和这个区块,后面是秃头山、唐家山和横山,前面是西塘河,往东可以到规划中的高速公路,往西,可以连接安溪古镇,这才是建立一个居住小镇的好地方。

而一个居住小镇,雅克认为,十万人的规模是恰当的,太多,会显得拥挤和吵闹,太少,居住小镇本身的人口,支撑不起小镇的配套,比如商业,比如公交系统,不上不下,会让人感觉到很不方便,十万人的规模,就可以有自己的学校和医院,形成自己的商业街区。

至于小镇的用地面积,雅克建议是十五平方公里的平地,加三平方公里左右,也就是四千到五千亩的山地,整个小镇都是新规划的,小镇本身会成为很美的景观,这样,小镇后面的山上,就可以考虑开发山地别墅,山地酒店和山地马场,可以骑着马漫步山间。

张晨觉得,雅克的这个想法不错,自己造个景,然后在山上建造景观别墅,这也太便宜行事了。

而他的山地马场,会大有市场,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原因,对马有特殊的感情,骑着马在山里漫游,那是很多人的梦想,如果有这么一个马场,一定会成为杭城年轻人热门的休闲场所。

刘立杆和谭淑珍决定,就这么定了,主攻这块地方,接下来的任务,就是刘立杆通过关系,去和余杭市政府接触。

几个人聊到小镇的名字,张晨说,就叫天空之城。

张晨一说,谭淑珍首先就表示很喜欢这个名字,那就这么定了,“天空之城”,刘立杆接着就要去找,能让它落地的方法。

……

晚餐放在已经搬了新家的天香楼,还是十八人的大桌,小昭去机场接的贺红梅,直接先到了这里。

等张晨刘立杆谭淑珍他们?是不是知道我的秘密?”

“什么秘密?”

“秘密代码啊。”刘立杆指着报名表的右上角,“看到没有,五角星就代表这女的长得五星,正方形就代表四星,三角形就代表三星,你选的这两个,都是五星。”

张晨笑着摇头:“真是无聊,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功成名就,没事可干了,每天就动这些鸡毛蒜皮的脑筋?”

“谁和你说,我刘总日理万机,今天是百忙之中抽出半天宝贵的时间,帮你把把关,免得你把E.T都招进来,我明天就去北京,要在北京待一个星期再回来。”刘立杆说,“这上面有联系方法,你自己通知她们。”

张晨看到赵晶晶正从门口走过,大叫一声赵晶晶。

赵晶晶走了进来,张晨把那两张报名表递给她,和她说,你通知这两个人,明天下午两点过来面试。

“我们要招人了,哪里招?”赵晶晶问。

“贺?快笑喷了,再看刘立杆,还真像是一副麻将牌里的二筒,架在鼻梁上。

刘立杆把眼镜摘下,还给了贺红梅,和她说,验证完毕,原来你是真斯文,不是强盗,四川妹,你什么时候眼睛近视了?

“我一直近视啊,不近视,怎么会和你一起吃了那么多饭?”贺红梅顶了一句,一桌人又是大笑。

刘立杆也笑道:“那你今天是不是可以免吃了?”

“为什么?今天淑珍姐坐你边上,她把你的丑中和了,我可以吃得下。”

贺红梅说着,刘立杆嘿嘿笑着,谭淑珍的脸不禁微微一红,下意识地和刘立杆分开了一点。

一桌人正玩笑间,老谭把雅克送去酒店,又去接了汉高祖刘邦,两个人走进包厢,汉高祖刘邦一进来,就要和贺红梅抱抱,他说太久时间没见面,想你了。

贺红梅站起来,和汉高祖刘邦抱抱,和他说,我也想你,刘大哥。

老谭伸手和贺红梅握握,贺红梅笑道,谭大哥好!

紧接着是瞿天琳和小安进来,小安进来看到贺红梅,就尖叫着,两个人拥抱到了一起,瞿天琳站在一边,微笑着看着她们,等她们拥抱完毕,她也和贺红梅抱抱,和她说,红梅,又漂亮了,现在看上去像个大家闺秀了。

贺红梅羞涩地笑笑说,谢谢天琳姐。

接着是魏文芳和吴朝晖到了,魏文芳和贺红梅少不了又要抱抱,吴朝晖站在一边,刘立杆一把把他拉开,骂道,关你什么事,又想揩油?

“想想,不过她在不敢。”

吴朝晖指了指魏文芳,满屋的人大笑,魏文芳白了吴朝晖一眼。

最后是老唐到了,老唐一到,贺红梅连忙和他说,对不起老唐,你的版画展,我都没有来参加,听说很成功。

老唐大笑,他说没事没事,我给你带了个东西过来。

老唐说着,递给贺红梅一个四四方方的镜框,镜框里是一幅人物肖像版画,一看那人,在座的都认出来,就是贺红梅。

贺红梅连忙说谢谢,谢谢老唐!

老唐笑道,这幅画也在展览上展出了,我的好几个老同学,都说很想认识这女的,我要不要把你的联系方式给他们?

“不要不要。”贺红梅赶紧说。

“待价而沽。”刘立杆叫道,“有愿意出高价的,老唐,你让他来找我要。”

贺红梅瞪了他一眼骂道:“那我就和他们说,?么自己对自己就这样没有信心,觉得会亏?”

两个人沉默了一会,刘立杆叹了口气:“你的担保能力还是不够。”

“你贷多少?”张晨问。

“十亿。”

“那少贷一点呢?贷四到五个亿,上次我给孟平担保,不是说可以下四亿吗,他们这里要是给你四亿,然后我的钱和你的钱加起来,相差也不多了吧?再说,你又不是今年全部要花完的,明年还需要多少,我们边赚边付。”张晨和刘立杆说。

“谢谢你,张晨,真的,谢谢你!”刘立杆说,“但这次和上次孟平不䬑道,你是不是合影合上瘾了?

小娟说对对,就是你这最该合影的人,我还没有合过影,快一点嘛。

小娟说到最后,四川话都出来了。

贺红梅说,好好好,好嘛,那我们就合影。

两个人勾肩搭背站着,张晨按下了快门。

接下去,小昭和小娟陪着贺红梅在店里转,张晨坐在VIP室里喝茶,转了一圈回来,贺红梅问张晨,师父,这里面现在你的设计,怎么这么少?

张晨奇道:“你怎么知道我的很少?”

贺红梅哼了一声,你设计的东西我还看不出来吗?

小昭看了看张晨,笑道:“他呀,现在是专业做油画馆的。”

小娟说:“老板的设计,都到了这里,VIP都不够分。”

贺红梅点了点头,她说,不过,这小师妹现在很厉害,明天我要好好夸夸她。

店里逛完,他们去了汉高祖刘邦的保龄球馆,所有人都在,大家玩到了十二点多钟,又一起去龙翔桥的二盅排挡吃夜宵。

坐下来后,张晨看了看魏文芳和吴朝晖,他脑子里一直记着他们晚上忙碌的那个样子,有点好奇地问魏文芳,你们现在,晚上都可以走开了?

魏文芳点点头说,现在人手够了,公司里有吴朝晖的妹妹盯着,我们离开一个晚上,没有问题。

刘立杆骂道:“什么意思,你是不是希望人家永远是包身工,苦不出头?”

魏文芳赶紧说,张总没这个意思,我们在公司的时候,这个点,还是很忙的,就像在三堡工厂,要是人在那里,肯定有忙不完的事,但要是出来,也就出来了,希望下次,红梅每个月多回来几趟,这样我们也可以趁机休息休息。

大家都笑了起来,张晨暗自点点头,觉得这魏文芳,现在果然厉害,这话说起来,让谁听着都很舒服。

瞿天琳看着刘立杆说,你别管别人的事,你告诉我,这个月底,我们到底可不可以搬?

谭淑珍笑道:“肯定可以,瞿姐姐你放心吧。”

“瞿姐姐乔迁之喜,那我们到时一定要祝贺!”魏文芳说着站起来,举起了杯子,和瞿天琳说:“谢谢姐姐,平时那么照顾我们生意,我都没有机会谢谢,这一杯,借花献佛。”

瞿天琳笑道:“看着你们一个个事业有成,我才感觉自己真是老了,不过,看着你们,我老也老得开心的呀。”

汉高祖刘邦叫道:

“瞿小姐你要说老,那我和共军,都可以被埋好几回了,不过,瞿小姐你说的对,我这每次回大陆也是,回到台湾,感觉一切都停在了那里,这来大陆,几个月就变一个样,不光城市啊道路啊这些,这人更是,这些好朋友更是,每次都让我刮目相看。”

“来来,一起碰一杯。”老谭建议,大家都举起了杯。

吃完宵夜,各自散去,贺红梅晚上住在张晨他们家里,她本来要去住酒店的,小昭不许,小昭说,家里有个房间,就是你的,你回杭城,肯定要住在家里。

回到了家,贺红梅就和张晨去了工作室,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,给张晨看,和张晨说,这部剧,投资方发了狠,下了重金,一定要拍成年度红剧,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,搞得我心里也很忐忑。

张晨笑道:“你怕什么,能不能成为红剧,又不是你服装能决定的,这主要还要看剧本导演和演员吧,你的水平在那里,自信一点,他投再多的钱,你的活你自己也扛得起。”

贺红梅嘻嘻笑着:“人家就是不自信嘛。”

张晨骂道:“你是胆小,被人一唬就唬住了,怎么,那个雯雯,没有帮你唬回去?”

贺红梅大笑,有有,不过人家现在都有点被她唬习惯,不太当回事了。

张晨大笑,这个笨蛋,唬人也要偶尔唬一次,哪能次次都唬。

小昭走了进来,和贺红梅说,水热了,快去洗澡。

贺红梅“嗯嗯”地点着头。

张晨问贺红梅:“剧本有没有带?”

贺红梅赶紧说,带了带了。

她跑回自己的房间,从行李箱里拿出剧本,再跑过来,把剧本递给张晨。

张晨和贺红梅说,交给我了,你去吧,我先看看剧本,然后看你这方案,再根据仓库里有的面料,修改一下,这设计再好,要是没有面料,做不出你想要的效果,也是无米之炊。

贺红梅笑道,谢谢师父,到了师父这里,我心里就有底了。

小昭牵着贺红梅的手出去,两个人洗完澡,走到工作室门口看看,张晨正在很认真地阅读剧本,两个人就没有打扰他,去了贺红梅房间,坐到床上去聊天了。

等到张晨把贺红梅的稿子改完,去洗手间洗漱,听到贺红梅房间里,小昭和贺红梅,还在用重庆话,叽叽呱呱地说着,张晨笑着摇了摇头,走进了洗手间。

第二天起来,三个人走去张晨爸妈那里吃早饭,向南和向北,老远看到他们,就大叫着红梅阿姨,跑了过来,一个人拉着贺红梅的一只手,贺红梅叫道,这样我就没有办法给你们拿礼物了,你们要不要礼物?

两个小孩赶紧叫着要要,放开贺红梅,并排站到了她面前,贺红梅拿过张晨手里的提包,把礼物和吃的给了他们,两个人手里捧着礼物和吃的,没有手来牵贺红梅的手,就一人占了一边,用身体挤着贺红梅。

张晨的爸妈听到了向南向北的喊声,也都从房子里跑了出来,看着贺红梅笑,贺红梅老远就叫着叔叔,阿姨。

吃完早饭,三个人往外面走,小昭和贺红梅说,我直接去公司,你坐你师父车走,让他陪你去艮山电厂,你不是想去那里看看吗?

贺红梅说好。

张晨带着贺红梅,直接把车开到了“河畔油画馆”前面,贺红梅下了车,朝四周看看,疑惑地问,这里怎么这么大了?

张晨告诉她,这里因为要改成美术馆,出于安全还有保护里面展品的需要,全部进行了改建,改建的时候,扩大了面积。

张晨用手敲了敲门边的玻璃,和贺红梅说,这个,现在全部是钢化中空玻璃,就是一个大汉,用12磅的重锤,也打不破,还有,这玻璃上,都覆了一层隔热膜,这样就不怕紫外线和太阳的直射了。

贺红梅点了点头。

两个人走进去,里面赵欣和姚芬,带着人正在搞卫生,张晨介绍了他们认识,和赵欣姚芬说,这里,原来可是她的地盘。

赵欣和姚芬都叫道,知道知道,谁不知道贺设计师啊,姚芬和贺红梅说,这里还是你工作室的时候,我来这里参观过,你可能不记得我了。

贺红梅叫道,我当时没有赶你走吧?

“没有没有,你对我很好,还给我水喝,我那个时候,都想问你要不要招助理,看你有一个助理在边上,又不好意思问。”姚芬说,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
贺红梅说:“那我们还是有缘分,你现在不是到这里工作了,说实话,我很羡慕你们,我都想继续在这里工作。”

贺红梅转身和张晨说:“师父,我要是在北京混不下去,我还是回这里,和她们一起工作好不好?”

赵欣和姚芬乱笑,张晨瞪了贺红梅一眼,骂道:“你要是混不下去回来,我把你扔外面河里去。”

贺红梅吐了吐舌头,和赵欣姚芬说:“看到没有,他平时对你们是不是这样凶?”

赵欣和姚芬赶紧摇头。

贺红梅叹了口气说:“唉,我这个徒弟,当得太没有尊严了。”

张晨都被她惹笑了,贺红梅嘻嘻笑着。

张晨问赵欣姚芬:“架子没有送到?”

“楼上的送到了。”赵欣说,“楼下的今天下午送过来。”

张晨说好。

他们沿着玻璃的台阶走到楼上,看到有人在搭装背板用的不锈钢架子,架子搭好后,会把一块块深灰色的背板固定在架子上,一幅幅油画作品,会出在这背板上面。

两个人在被不锈钢架子,隔得迷宫一样的展厅里转了一圈,回到楼下,张晨打开了保险库,贺红梅看到,里面是一排排的架子,架子上按规格年代不同,密密麻麻摆着一幅幅油画。

贺红梅问:“现在有多少藏品了?”

“七百多幅。”张晨得意地说,“从最早的郎世宁,到现在的周春芽、刘小东、方力钧、毛焰,中国油画史上,可能会留下名字的,我这里都有他们的作品。”

贺红梅看了张晨一眼,笑道:“看你得意的样子,怪不得小昭说你现在是专业搞油画馆的。”

张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,这没搞的时候吧,不知道,一搞起来以后,还真上了瘾,有了这个的画,憋不住,马上又想要那个的画。

“你这样和地主有什么区别?要了东家的地,又想要西家的。”贺红梅骂道。

张晨说对对,没有区别,不过,他是土地爱好者,就像杆子,我是油画爱好者,爱好的程度都是一样的,没有高低之分。

两个人走到外面,贺红梅走去了码头边,朝米市河的两岸看着,叹道:“这里可真漂亮。”

她转过身,哭丧着脸和张晨说:“师父,我真的想回来了。”

张晨瞪了她一眼,骂道:“别这么没有出息。”

这时正好有一艘水上巴士,靠了码头,贺红梅指着它说:“那你陪我坐这个,安慰安慰。”

张晨说好。

作者感言

眉师娘

眉师娘

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!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弹幕
弹幕设置
手机
手机阅读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
指南